亚中友谊之基,始于校园
1 分钟阅读

亚美尼亚-中国友谊学校已成为相隔万里的两国之间教育与文化的独特桥梁。建校七年来,这所教育机构的学生人数已近翻倍:数百名亚美尼亚学生日复一日地系统学习着遥远友好中国的语言,探索着这个国度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瑰宝。
2018年8月,亚美尼亚-中国友谊学校在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时任中国驻亚大使田二龙及其他亚方官员的共同见证下隆重揭幕。官方数据显示,这一独具特色的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万美元(含校舍建设及配套设施)。该校坐落于埃里温市卡纳克-泽顿行政区,占地1.4万平方米,配备:多学科实验室,专业语言教室,数字化图书馆, 计算机教学中心,舞蹈排练厅,综合体育馆,中华文化中心。中国主题展馆。
据亚美尼亚通讯社报道,该学校的校长斯巴达克·瓦尔达尼扬透露,建校之初共招收5至12年级学生408名,其中76人由原址第103中学转学而来,另有332名学生系响应亚美尼亚共和国教育、科学、文化与体育部招生公告新入学。
校长介绍称:"建校初期每个班级定额16名学生,后经校董会决议并获教科文体部批准,我们成功将班级规模扩大至18人。目前全校共设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700名。"
随着社会对该校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学生人数与班级数量逐年递增。斯巴达克·瓦尔达尼扬校长确信,凭借现有场地规模及教学资源承载能力,该校完全具备将学生规模扩招至当前两倍的条件。
校长斯巴达克·瓦尔达尼扬自豪地指出,该校作为南高加索地区唯一将汉语列为首选外语的学校具有独特地位。"这一设置极具前瞻性,"他强调,"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中国语言文化、经济发展等领域关注度的持续提升,以及亚中关系的全面深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该校目前配备6名汉语教师,其中4名为亚美尼亚籍,2名为中国籍。斯巴达克·瓦尔达尼扬校长特别说明,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每年以志愿派遣形式邀请两名中国教师赴埃里温任教,相关薪资全部由中方承担,此举充分体现了中方的友好诚意。
中国驻亚使馆始终对该校保持高度关注:使馆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及时响应各类诉求,主动提出改进建议并认真听取校方反馈。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新建校舍的运维,使馆曾于2018-2020年特别邀请两名中国工程师驻校指导,他们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向亚美尼亚技术人员系统传授了设施维护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目前该校所有运营经费均由亚美尼亚共和国教育与科学教育部承担。
4月9日举办的活动中,该校十年级学生将演绎中国诗歌黄金时期——公元7世纪的经典作品。中国驻亚使馆官员、亚美尼亚共和国教科技术部代表及地方政府机构人员将出席。